I am trying my best to finish my final year project these days.
My final year project is about cryptography.
I need to program at least 3 small programs to show that how the DES, RSA, and MD5 work.
I am still programing the DES and MD5. I need time...
Just so tired, and haven't sleep for few days...
Monday, January 31, 2005
Final Year Project
Wednesday, January 26, 2005
初試DEBIAN
本人由第一個LINUX系統,REDHAT5,到最上一個系統,FEDORA3,都是用REDHAT的。
現本人家中的SERVER都是用FEDORA的。
DEBIAN是第一次用,之前有試用過UBUNTU,但覺得SUDO不大習慣,最後用回FEDORA。
本來LAPTOP是用開FEDORA的,但由於在聖誕期間,FEDORA給本人玩倒了,要重新安裝系統,
於是在聖誕時,貪玩的試安裝DEBIAN。
因Woody在安裝時,不支援本人的USB CDROM,因此去DOWNLOAD還在TEST中的SARGE看看,
因其KERNEL SUPPORT本人的USB CDROM,本人是用KERNEL 2.6,用INTERNET 安裝,Mirror用Oxford University的。
在安裝時,在分區其間,給那些description難到,不太明白在做什麼,個人覺得比woody更不清楚,花了點時間,也險些把原有的DATA給刪除。
有驚無險,安裝完成。
覺得DEBIAN幾好,一開始就SUPPORT 播放MP3和DVD的功能,
不像那些公司版本的LINUX不附有播於含有專利的多媒體格式。
現不用花時間找套件安裝,很省時間。
其後發現不支援中文,花了點時間找方法,
其後發現可用Synaptic Package Manager直接下載本人所需的PACKAGE,
覺得比FEDORA時方便。
在完成顯示中文後,就花時間在中文輸入上。
最初是用UIM的,但發現沒有倉頡,之後裝SCIM。
但在裝完SCIM後,不能使用。
其後發現UIM和SCIM不能同時安裝,否則系統預設是用UIM,在非GNOME2的軟體會設換不了SCIM的。
在完成中文輸入後,
用Synaptic Package Manager加裝了本人寫PROGRAM時常用的LIBRARY、WINE等。
之後再安裝VMWARE、CEDEGA等。
最後安裝JAVA,JBUILDER,就大致完成本人所需的軟體。
其後就是美化桌面,發現原來已有gdesklet在DEBIAN的套件中,
愈來愈覺得DEBIAN很厲害。
完成所有本人所需的,感覺是DEBIAN比FEDORA快很多。
但可惜是USB的支援,在DEBIAN中仍不是很穩定,
本人在BOOT KERNEL時,如已有USB HARDWARE插在PORT中,在KERNEL DETECT完USB後,ADDRESS會發生錯誤,之後整個電腦會死了,要斷電REBOOT。
本人在用FEDORA及UBUNTU時沒有這問題。
試過REBUILD KERNEL,都解決不了。
正在找出問題所在。
Sunday, January 23, 2005
奇怪的GNOME MENU
原本GNOME個MENU都能新增ITEM的。
但今日不知作了些什麼,
GNOME MENU突然顯示不了新增的項目。
查看applications:///時,
那些項目是存在的,
但個MENU怎樣都顯示不了,
試過REBOOT,重新安裝GNOME都不行。
也試過開另一個新USER看看,新加入一些SHOUTCUT,但都顯示不了。
看過~/.gnome2/vfolders/applications.vfolder-info的SETTING是沒有問題的,
~/.gnome2/vfolders/applications內也有SHOUTCUT。
現唯一能顯示的,是CXOFFICE所安裝的WIN32 SHOUTCUT,
那些SHOUTCUT在applications:///是存在,
~/.gnome2/vfolders/applications.vfolder-info
也有有關的SETTING,
~/.gnome2/vfolders/applications內也有其SHOUTCUT。
只是顯示不了本人所新增的。
這就令本人更加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裡。
在gnomeconf中,
看過SETTING,MENU所指的是applications:///沒錯。
在網上找不有關的問題,
更不用說可找到答案。
神奇。
Saturday, January 22, 2005
安裝備忘#1
Detect Hardware:
from:
http://wiki.debian.org.tw/index.php/HardwareIdentification
兩個主要的硬體偵測軟體
* discover - hardware identification system
* kudzu - The Red Hat Linux hardware probing tool.
在 USB/Cardbus, Network 與 IEEE1394 介面,所謂隨插即用仍需在插入相關硬體時載入相關的驅動程式, Linux 2.4 核心中的新 "HotPlug" 功能可以支援這個需求。以下兩種軟體可供於選擇
* hotplug - Linux Hotplug Scripts
* murasaki - another HotPlug Agent
PCMCIA 介面卡則可使用
* pcmcia-cs - PCMCIA Card Services for Linux
另外一項可能困擾您的,大概就是如何設定 XWindow 下的滑鼠
* mdetect - mouse device autodetection tool
============================================================
DEBIAN中文輸入:for all language have scim input
add a file called
95xinput
in /etc/X11/Xsession.d/
and input the following:
#============================
/usr/bin/scim -d
export XMODIFIERS="@im=SCIM"
#============================
REDHAT (fedora3) for all language have cjk input
mkdir ~/.xinput.d
ln -s /etc/X11/xinit/xinput.d/iiimf ~/.xinput.d/default
Redhat check package
rpm -qa |grep 'rpm'
Tuesday, January 18, 2005
施政報告後感
本人是第一次寫網上日誌的,想不到會有人回覆。
網絡,真是神奇。
本人沒有寫日記的習慣,
這次心血來潮寫網上日誌,
目的是用來作自己的用LINUX或編程時的一些筆記。
因自己原本舊有的筆記,很多時因重裝系統或DOCUMENTATION做得不好而散失。
希望這個站不會像其他OD網站會關站吧。
回正題,
這回日誌是因看到近日施政報告有感而發。
人人說香港沒有高科技人才,本人覺得,香港人才多的是,只是不能發展其所長,或沒有適當的發掘。
用電腦科為例,香港不論大中小學,本人覺得,都是只有用M$,沒有自由軟體的份。
但本人認為,如要真的發展高科技,應要推行自由軟體。
因自由軟體是開放程式碼,對人們學習寫程式,技術等很有幫助。
而且,絕大部份自由軟體都是免費,那麼人們就不用買費用高昂的軟體用來作學習編程。
本人不覺得一個學生能用到VISUAL STUDIO的所有功能。
現在小學,初中,學寫程式,都是用VB,試問有哪個窮學生可以買得起那麼昂貴的軟體?
(電腦可用人家不要的或捐的。本人就拾過不少人家不要的電腦,有些型號比自己用的還新,真是......)
另一個問題是,現時很多功課,動不動就要用電腦,又一定要用M$ WORD,POWER POINT,
本人就不明白為何中小學的功課要用電腦,又不是寫PROGRAM。
單是懂用會一種APPLICATION PROGAME,科技不會高了在哪裡。而又不是寫程式,寫網頁,為何要用電腦做功課?奇怪。本人覺得,有時太過依賴電腦是不好的。
(又是一句,沒錢不用做功課。)
(高科技,不是學會用,就是高科技。而且濫用高科技是不好的。本人覺得政府要知這點)
本人覺得,如要推行自由軟體,應該由學校開始。
如有資金的話,最好能給學生們一人一雙LINUX的LIVE CD,
讓他們看看及試試自由軟體是怎樣的。
另在電腦中心的,新裝電腦應安裝LINUX,
好像以前,人們一買電腦就有OS在內一樣。
自從在業務用盜版刑事化後,買黃金電腦時,除非有買正版M$,否則買回來的電腦是沒有OS的,那麼為何不裝LINUX呢?一,人們就不會就為何沒有OS,二,又可推行自由軟體,三,又可叫人們用正版。
另外一個推行自由軟體的方法,就是要極力打擊盜版。
現時香港M$的佔有率那麼高,就是因為盜版的問題。(另一個是和政府有關)
M$佔有率高,當人人用M$時,推行自由軟體就更困難。
另外就是政府在教育中,可否用少點M$呢?
本人現時在歐洲,覺得外國在推廣自由軟體方面做得不錯。
在本人就讀的大學,只有LINUX,沒有M$的。
另外,人們對LINUX沒有那麼抗拒。
本人想,香港是否要學一學呢?
本人自己接觸LINUX都有一段不短的時間(應有8年),
雖自己不是在開發的行列,在LINUX界中亦不活躍。
但本人覺得,香港好像經過了那麼多年,仍是在“遊下遊下”,做不出一個大風氣出來,
LINUX好像仍是一少部份“怪人”用的。
本人己有2年多不在香港,不知香港現時的情況怎樣。
希望改變了不少。
----
訪客回應:
The key to hk's past success
The key to hk's past success is zero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of economic life. Now a day, more and more people want to change it and make the HK a giant government region just like all the north european socialism countries: Finland, Norway, Sweden... High tax and rich social benefit.
I am wondering if an entitle as small as hk can survive under such socialism government. High density of population means a huge demand on the social benefit.
Maybe the spirit of the competitive of HK people have long gone. As a result, people expect the government to feed them by either social benefit or creating job opportunity FOR them.
本人之回應:
無為而治
本人絕對同意政府應繼續用不干預政策,
像各個朝代,在開國時採用休養生息的政策,
開國後幾十年多是國勢最強的。
但問題在人才培訓,教育,是不能用放任政策的。
沒有政府的領導,只會沒有方向,到最後什麼都做不出來。
古代各朝,都非常注重教育,方向是很清楚的。
若政府真的要令香港成為高科技工業重鎮的話,
不是作什麼港,用什麼政策,
而是由教育著手。
本人覺得,若能令一班小孩,對電腦産生興趣,
而又有合適的培訓,本人覺得,香港才有將來。
要發展高科技,一定要由教育開始。
現時的情況是,有人很希望能在大學讀電腦,但因分數不足入不到,雖然那人電腦很強。沒興趣的覺得電腦易賺錢,入了學系後覺得難而轉系,浪費了那個位。
有些人電腦很強,擁有很多技術知識,但因英文不合格,給工業學院開除。
這是本人所認識的其中一些人。而本人亦是其中之一,因分數不足,入不了電腦系,最後要到外國讀,現本人是系中最TOP的一群。
本人以前在香港的圖書館,常找不到自己希望學技術的書本,
常要到書局自己買,沒錢的就“打書釘”。
現時比較好,有INTERNET,但那些不懂用INTERNET找資料的又怎辦呢?
另外,現時教育,沒有教人們怎用INTERNET找資料。
現時政府,全用M$,那是不是浪費呢?
有幾何會用盡M$所有功能?
幾年後,又說電腦太慢,要換,那又有沒有需要呢?
至少,本人家中有4部電腦是PII300,是人家不要拾回來的,有2部還在服役中,
行LINUX都沒有問題。
小學,初中寫程式,用VB,
本人常覺得用了VB後會學壞手,因不會知怎用文字介面,
而且VB動不動就過千。
但會考高考是用PASCAL。
很多自由軟體都有像VB的功能,但寫的不是VB,而是其他本人覺得更好的語言,
C/C++和PASCAL,
用VB,又會不會是浪費呢?
很多教育的資源,都是政府,如政府在教育方面沒有明確的方向,
仍是“遊下遊下”的,再好的資源,都只是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