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14, 2006

哲道反思

本人很喜歡李天命的書, 在中五那時第一次看李天命的書, 就開始學習用語理分析來思考問題.
尤其到了大學時代讀到logic和reasoning時, 發現非常有用, 因為那些科目, 所需的就是語理分析.
寫電腦程式, 需要把人們的idea和design, 數理化地成為程式語言, 語理分析在那時就非常有用.

前2日在書局打書釘, 看到哲道反思這一本書,
是一本反李天命(理論)的書, 於是拿來看看, 看如何反李天命(理論).

該書的簡介:

[李天命在《哲道行者》嚴厲批判基督教教義,結語︰「33教謬,如何安置?」他也在《殺悶思維》表示,他提出的33教謬,每一點的分量都重到令基督徒擔當不起。此言似是而非、誇張失實。

本書從分析哲學、科學哲學等角度,全面批判李氏的哲道,包括他的思方學和天人學。作者結集了著名哲學家的見解,例如羅蒂、科恩、奎因、波普、孔恩等,把他們的經典批判聚焦在李氏的哲道上,藉此指出它的弊病,給讀者反思的機會。

本書亦以難題解答的形式,正面回應李氏提出的33教謬,具體申明他的論點所存在的謬誤。在解答之餘,也以子矛子盾的方法,順勢批判他的哲道。這樣,希望能夠批判得徹底、回應得徹底。]

本人看完之結論:
8隻字: 避重就輕, 轉移視線.

該書一開始引用Rusell和Godel所找到的例子, 來否定邏輯.
因此一開始已以子矛子盾打倒自己.
之後, 用避重就輕, 轉移視線的方式, 來所謂的批判.
本人感覺不出有什麼正面回應.
該書亦否定語理分析, 但在批判李天命書中所謂的謬誤中, 亦用了所謂的語理分析.

本人在此不談哲學, 只談邏輯.
邏輯不等於哲學.
正確來說, Rusell和Godel所找到的矛盾, 並沒有破壞邏輯系統,
他們的發現, 反而令今日的邏輯系統更完善.
Godel的發現所得的結論是, 邏輯系統是不完整,
因為一個model不能證明所有是對的.
因此邏輯系統需要在原有model上, 發展一些新的model.
很抽像, 但其實很簡單.
數學的基礎在於邏輯系統,
這個model邏輯系統就常見於數學上.
最簡單是 natural number, interger, real number, complex number.
每一組數就是一個model, 當natural number 不能解-1時, interger不能解 開方3等,
就需要新的model, 而新的model是基於原有的model而發展的.

人的思考方式離不開邏輯,
一定有
1 a與b
2 a或b
3 沒有a
4 如果有a, 就有b
這亦是邏輯最根本. 而未來, 全部, 可能等, 是基於這個model再發展上去.
(由K, KT, KT4, KT45, 發展到KT45n)
否定邏輯, 即否定人的思考方式.

語理分析是先找清楚其語句的定義, 再用邏輯來分析其對錯.
本人不見得語理分析有什麼問題,
基本上讀科學的人理論上需要學語理分析, 尤其電腦和工程系.

該書作者是工程系出身的,
對該書作者對Rusell和Godel證明的理解,
有種不可思議的感覺.

5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不得不承認,王允的學識是深不可測的。給你一拋,雖然唔知你講乜,但五體投地。

Anonymous said...

我可以以身為文科生的理由, 為自己不知板主所言而辯護, 嘻嘻~

Anonymous said...

其實我們做研究時,還是要以邏輯系統在原有model上,發展一些新的model-我們通常很少會自己創立一個新model,所以本人覺得Godel的發現所得的結論"邏輯系統是不完整"說得一點也沒錯。

另外是語理分析。語言邏輯中包含兩項:1.文法 2.邏輯。二者必須全合法則才合語言邏輯。舉例說 "筆吃人"這句,縱使文法上合了主-動-賓的句構,因為在邏輯上並不合乎法則,在語言邏輯上還是一句不合乎語言邏輯的句子。語言邏輯是精密的,正因語理分析側重點是語言邏輯,語理分析應該是一種很不錯的分析方法。

Anonymous said...

對, Godel的發現所得的結論"邏輯系統是不完整"說得一點也沒錯.
這個model問題常會出現在電腦中.不同的編程語言, 有不同的compiler,
而且只能compile他一隻語言, 不能compile其他語言,
就是因為"邏輯系統是不完整".
但雖是不同model, 仍保留最基本的邏輯法則.(K, KT, KT4, KT45, KT45n)
基本上, KT45n的系統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 小學學能測驗亦有問這些問題,
不過沒學過model logic的話, 是用了也不知道.

但本書的問題, 是否定邏輯.

現代社會之所以有今日, 是因為理性的發展.
自啟蒙運動所推崇的古希臘(邏輯)思想,
發展到今日的科學, 最大功臣是理性.
而理性的基本為邏輯.

假設現有邏輯系統是不完善, 因此解釋不了神的存在.
如: 神是全能, 神能否製造一顆他搬不動的石頭?
如能製造, 神不是全能, 因若神是全能, 神能搬得動所有石頭, 因此神搬不動那搬不動的石頭, 神不是全能,
如不能製造, 神不是全能, 因他有東西製造不了.
(這是Godel的證明的其中一個變種)
邏輯系統是不完整, 因此我們需要以現在所用的系統, 再加以發展,
令其能解釋神的存在.
而不是否定現有的系統, 然後自創一個和原有系統沒有關聯的系統來解釋,
之後再說現有的系統是錯.
(若現有系統是錯, 就是社會的錯, 他們的系統全對, 天圓地方, 大陽是在天上打轉, 移動太陽的是天使們.)

即人家在說牛頭, 他家在回馬咀, 然後就用馬咀來說人家的牛頭有問題, 不可信.
最近很多新教出的書都是這樣, 以好像很有科學根據的口吻, 來否定科學. 和DHMO那個實驗如出一轍.
這就是本人對那些新教反感的其中一個原因.

命奴 said...

李天命的語理分析能否經得起陳國偉《哲道反思》之考驗?
  
  
  
  陳國偉在其著作《哲道反思》裏面,更以「語理分析」之「子矛子盾法」點出了連李天命也多次犯上「語理分析」之毛病,令不少讀者反省到「語理分析」之遊戲方式是否可行?
  
  很多反基仔或李天命fans唔敢買陳國偉的《哲道反思》
  
  這書確是直插李天命心臟,
  很多反基仔或李天命fans唔敢買這本書,這種逃避心態是絕對可以理解的。
  有幾多個「命奴」能真正敢面對現實呢?連逃避的機會都唔比人...那就真是太不近人情了!
  
  注意:最近發現陳國偉的《哲道反思》不少人在搶購中…銷路唔錯噃!
  
  
  
  
  
  李天命鋤:「為什麼被造者就沒有資格批評創造者?有何理據?」...李天命認為這句話是犯了「不當預設」!(參:哲道行者)
  陳國偉反鋤:「為什麼被造者有資格批評創造者?有何理據?」...陳國偉認為這句話同樣犯了「不當預設」!((參:哲道反思)
  
  
  
  李天命鋤:「『有沒有資格批評』是一回事,『所提出的批評正確與否』是另一回事。」(參:哲道行者)
  陳國偉反鋤:「一回事是一回事,另一回事是另一回事。」...陳國偉點出李天命所言乃重言句,屬三大語害中的「言辭空廢」。(參:哲道反思)
  
  
  
  李天命鋤:「『批評關於上帝的神話』不等於『批評上帝』。」(參:哲道行者)
  陳國偉反鋤:「『肢解哲道行者的四肢』不等於『肢解哲道行者』。」(參:哲道反思)
  
  
  
  李天命曾在《哲道行者》中批判聖經…
  問:「憑什麼說世界是六天造成的?」
  答:「憑聖經,聖經說。。」
  
  
  
  問:「憑什麼認定聖經的說法是真的?」
  答:「憑聖經,聖經是神的話語。」
  
  
  
  問:「憑什麼認定聖經是神的話語?」
  答:「憑聖經,聖經說…」
  批: 引經證經兜圈子,循環自證全作廢。
  
  
  
  但陳國偉在《哲道反思》中亦用同樣方法批判過李天命的「天人學」…
  問:「憑甚麼肯定宇宙終極圓滿。」
  答:「憑天人學,天人學說從宇宙訊息肯定。」
  
  
  
  問:「憑甚麼得到宇宙訊息?」
  答:「憑天人學,天人學說從玄悟得到。」
  
  
  
  問:「憑甚麼進入玄悟?」
  答:「憑天人學,天人學說從九一妙心進入。」
  
  
  
  問:「憑甚麼體會九一妙心?」
  答:「憑天人學,天人學說九一妙心一如其一。」
  
  
  
  問:「憑甚麼斷定天人學是真?」
  答:「憑天人學,天人學說…」
  
  陳國偉認為李天命的哲道雖然不是「循環自証」,但卻是「循環獨斷」(參:《哲道反思》)
  
  
  
  陳國偉在《哲道反思》中亦嚴厲批判李天命的「α」信念與「神秘樂觀」…
  
  陳國偉鋤:「李天命強調『神秘樂觀萬劫不移。(見《哲道行者》290頁)』,換言之,他(指李天命)的哲道肯定宇宙有浩劫。為甚麼宇宙有萬劫?…魔鬼、惡人等邪惡存有,都是從「α」得到存有基礎…由於萬劫的終極根源「α」,宇宙必不終極圓滿。宇宙充滿浩劫,眾生劫數難逃,「α」是罪魁禍首…由於「α」,宇宙終極圓滿?明顯,自相矛盾,自我推翻…」(參:哲道反思172-173頁)
  
  
  
  陳國偉鋤:「李天命…從開頭到現在,一直沒有分析、釐清他所謂的「α」的意思…沒有意義的說法無所謂真假…也就是連「假」這個資格都缺乏的…不是我們不想神秘地信託,而是根本不知道信託甚麼。(參:哲道反思175頁)
  
  
  
  陳國偉鋤:「李天命認為修行是多餘的…魔鬼、惡人亂撞再生…慘絕人寰的天災人禍恆在宇宙心…殺人狂魔、變態色狼毋須改過,也保證圓滿…雖然神秘樂觀少講,但錯得特別多。」(參:哲道反思181頁)
  
  
  
  陳國偉再鋤:「…這樣不理三七二十一的相信,是等於宗教的迷信及精神病的盲信。明知….福信門的信,即違反科學知識,又違反生活常識,天地間就沒有一口「釘」它是不碰的。(參:哲道反思19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