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明報,刊登了一篇"余若薇:只懂增議席 恐令議會更激進"的文, 對余若薇極度失望. 不知道他們選舉是否選到痴了線, 這樣的說話竟可以說出口.
文章中有一段"她擔心,若政府再以「增加地區議席便代表增加民主元素」的思維處理2012年政改方案,盲目增加議席,只會令更多激進及小眾議題進入議會,最終也會影響議會運作效率,造成內耗。", 余大狀根本不明白比例代表制, 比例代表制, 就是讓小數派都可以進入義會議政, 讓議會內有小眾的聲音. 民主社會, 就是一個沒有什麼效率的社會, 因為一個政策在議會內, 需要各方討論, 以符合各方的利益, 所以效率一定低. 世界上, 最高效率的政府, 就是獨裁政府, 因為不需要商議, 政府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 余大狀這樣說暗示什麼? 就是暗示議會最好只有一種聲音, 言下之意, 議會內最好只有公民黨人, 一黨專政.
文章中又題到, "余若薇昨日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談及,自由黨在今次地區直選中全軍盡墨,對整個議會也非好事,「如今商界在直選中沒有了代表,日後他們對政府政策有意見時,怎樣表達呢?可能只靠直接打電話給曾蔭權,這樣有可能惹來更多『官商勾結』的批評」。", 不知何解, 公民黨忽然支持自由黨, 不知是否公民黨在自由黨化, 還是收了自由黨的錢.
為何商界一定要在議會中有議席才能代表商界表達聲音? 如果商界只有這一種途徑表達途徑, 那麼政府的工商局, 工貿署, 貿發局用來幹什麼? 各個政策局, 資詢委員會, 資詢電話, 資詢文件等, 又用來做什麼? 商界自己成立了那麼多商會組織, 難道他們自己不會向政府提建議? 又請問議會的功能是什麼? 是服務商界還是服務市民? 議會的作用就是看看政府的政策有沒有官商勾結, 如果全部議員都代表商界, 那麼要由誰去監察政府有沒有官商勾結? 一間有社會責任的公司, 提出的政策, 對社會必定有社會責任, 對社會有承擔. 議會要看的, 就是監察一些沒有社會任的公司所提出的建議, 以免官商勾結. 自由黨直選大敗, 就是因為太過接近商界, 最近那麼多官商勾結的事件被揭發, 市民明亮的眼睛, 當然不會選擇幫助商界的自由黨, 這是市民的選擇, 向官商勾結說不, 是不能否定的.
文中最令我痛心是, "她又形容,今次選舉已見到很多主打激進和小眾議題的候選人,若政府盲目以為增加議席便是民主,只會引入更多激進及小眾議題入議會。", 假假地人家都是由人民選出來, 他們代表著弱勢, 在爭取弱勢的利益, 那有什麼問題, 比例代表制, 就是讓小眾,弱勢社群都能有代表在議會中發言, 難道公民黨想阻止他們的聲音? 那和專制獨裁有何分别.
這一篇報導, 以及其他公民黨在選舉後近日的文章及報導, 我覺得, 公民黨完全沒有政治智慧, 完全不知在道市民需要什麼. 由他們的文章和報導來說, 我覺得公民黨覺得只有自己才可議政, 不容納其他政黨的聲音及批評, 只能容許一種聲音存在. 難怪黃毓民都以民主惡勢力來形容公民黨.
民主社會是一個多完包容的社會, 是能容納不同聲音的社會, 亦能容納小眾, 弱勢, 激進人士的社會.
公民黨若再不反思自己和民眾之間有什麼差距, 一味只靠形象包裝, 公民黨步自由黨的後塵, 指日可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